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区政协建言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修建见实效

百年鳌峰坊再现光彩

2019-02-28 09:17: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鼓楼区政协建言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修建见实效

  根据政协委员提议修复的福州师范老校门。

  福州日报记者 钱嘉宜/文 见习记者 邹家骅/摄

  2月初,一个“老”话题又火了——15条反映各县(市)区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初露真容,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赏玩的游客。其中,以“书院文化”为主题、文化教育传播为核心的生活性特色文化街区鳌峰坊备受关注。

  短短300米坊巷内,古树参天,故居文物毗邻。开街后,鳌峰坊成为了老街坊游玩的新地标、年轻人打卡的小清新。守护古街神韵,鼓楼区政协主动融入,积极参与。自去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福州市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方案》以来,鼓楼区政协有意识地引导委员关注街区文化保护、产业创意,组织调研视察,积极协商议政,持续推动鳌峰坊建设。

  一扇校门唤醒校友记忆

  “这不就是我们曾经天天进出的老校门吗?快帮我拍一张。”近来,在鳌峰坊35号一幢西洋式建筑旁,总有上了年纪的游人三五成群,专程前来与一面新修复的窄墙合影。原来,这面窄墙正是百年老校福州师范的老校门。

  校门复建的背后离不开政协人的身影。去年8月,一份关于鳌峰坊学院文化要充分挖掘福州师范文化内涵的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了鼓楼区委区政府的重视。“鳌峰坊既然是名校街,就要彰显学院文化,曾经在鳌峰坊培养全省师资的百年老校——福州师范的人文历史值得挖掘。”委员周文在几次调研后深有感触。他建议,在鳌峰坊35号原福州师范教师宿舍楼旁,象征性地修复一段福州师范早期校门模样的窄墙,并可考虑在这座民国建筑里开设展馆,展示福州师范学校悠久的校史以及人文故事。

  在校门修复推进阶段,关于校门的真实样貌一度成为困扰设计方的难题。了解到实施中的困难,鼓楼区政协迅速发动委员力量,搜集关于福州师范早期校门的影像资料。最终,一张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成为帮助设计师还原校门的模板。

  “我们也没想到,一扇校门竟成了街巷内最火的景点。”鼓楼区建设局总工程师吴万林说,古街启动建设初期,区委区政府就决定广泛发动各界力量建言献策,政协人独特的文化视角和积极参与的热情给予街区建设很大帮助。

  古木参天营造清雅韵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鳌峰坊曲径通幽,绿树成荫的自然环境也成为其一大看点。

  在推动街区古树名木保护上,政协人细心调研,给出了想法。区政协委员黄敏介绍,二附小内有5棵古樟树、一棵古破布子树,还有罗汉松等;格致中学里有古苹婆、古秋枫、榕树、银杏等,“它们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都应通过合理规划与街区融为一体”。

  单单保护还不够,古树伴新景,应赋予树木更多使命和意义。

  “种树和育人具有美好的寓意,可通过举办古树名木科普讲座、摄影大赛等多种形式,寓树于景,更好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区政协委员王建干说。

  “街区内学校众多,建议建立古树名木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培养下一代的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区政协委员孙功惠建议。

  多面发力献智宜居鼓楼

  除校门复建、古树保护外,鼓楼区政协还多面发力,从故居修缮、街区宣传,业态引导等角度,给予思路想法。

  “鳌峰书院、高士其故居、李士甲故居等人文建筑众多,要加快对古建筑的修缮进度,早日向公众开放。”官兰秀委员表示。

  郑林宇委员则建议,探索整合鳌峰坊周边教育资源,将鳌峰坊高士其故居打造成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深化“科普文化”。

  巫望群委员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对鳌峰坊的保护和宣传力度,下大功夫将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鼓楼“城市名片”。

  2日,鳌峰坊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延续鼓楼文脉的鳌峰坊重拾繁华,处处渗透着政协人的心智。“鼓楼区是福州的核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最富裕的地区。文化是我们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只有在思路上突破,才能带来行动上的效率,我们履职的本质就是延续鼓楼基因,为老百姓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鼓楼区政协副主席王文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