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头条新闻2016 >> 正文

福州汉文化发祥地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整治年内启动

2015-03-24 09:23:25   来源:东南快报    【字号

  □东快记者齐榕/文刘朔/图

  在福州鼓楼区湖东路的中山社区,有一座高10米左右的小山。说它是山,可是它看起来更像一个小山坡。它就是古书上说的“三山藏”之一的冶山。它的边上还有座摇摇欲坠的木楼,也就是中国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晚年的居所“仁寿堂”。关于这些,很多年轻的福州人或许丝毫不了解。不过,此处及周边片区建冶城公园的想法已基本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认同。

  近日,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市鼓楼区相关部门获悉,该区今年将启动冶城公园一期建设,并围绕该片区建设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届时,这片福州汉文化发祥地将实现历史的穿越,展现千年的文化积淀。

  记者探访冶山藏在闹市待人识

  福州自古多山,有所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之说。有识之士便以三山为主线,以诸多支脉为辅线,写出那句福州人耳熟能详的“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而冶山正是这“三山藏”中的一座。而冶城就是这座山周边的古城。要寻找冶城,就从寻找冶山开始。

  在福州,不少人都知道冶山路这个路名。可是要在冶山路上找到冶山,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百度地图,东南快报记者没有搜索到冶山这个地方。问过许多福州居民,他们也并不知道冶山的具体位置,更不知道冶山长什么模样。

  “冶山在哪里?”在中山社区,记者问了大约10位的路人和住户,大伙都是摇摇头。

  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并在手机卫星地图的帮助下,以及问过多位“老福州”后,东南快报记者才在冶山路上的中山大院内找到了它。

  冶山就藏在福州鼓楼闹市的中山社区,在一群旧居民楼的“夹缝”间悄然而立。它被几棵古榕环绕着,保持着一份古老静谧。

  其实它不能算是山,而更像由土坡与岩石构成、三四层楼高的小山坡。

  拾级而上,破落的小山坡上面却大有乾坤。“玩琴台”、“山阴亭”、“武陵源”、“越壑桥”……各色各样的摩崖石刻呈现于眼前,更有“独秀峰”三字显示。记者从冶山的最高处望下去,目测山的高度在10米左右。

  在冶山边上,有座破败荒废的老木屋,看上去摇摇欲坠,有的屋檐部分已经完全破了,旁边的石碑显示,这是中国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晚年住处“仁寿堂”。在上山处,记者看到了一个告示“危房,严禁靠近”。

  “这里很有名吗?我在这里住了几年了,没听说过啊。”“这里是福州的三山?三山不是鼓山吗?”……当东南快报记者询问几位路人后,得到的回复大部分是这样的。

  “仁寿堂”现在已成为危楼

  历史溯源冶山是福州汉文化发祥地

  与市民和附近的居民对于冶山的几无所知相比,多位福州文史研究者的说法则显得丰富饱满,他们的说法甚至从冶山延伸到了冶山周边的冶城,再到冶山附近的“千年剑池”欧冶池。通过他们的讲述,2200多年的福州汉文化史呈现在记者的眼前。

  鼓楼区文物办提供的资料显示,冶山路一带为福州汉文化的发祥地。1999年考古部门在冶山路省财政厅工地下深约5米处,挖掘出西汉早期的建筑台基,出土了一些汉代的板瓦、陶器等文物。在冶山路的省二建工地,同样又发现了汉代夯土台基、唐代的城门遗址以及城墙和墓葬。

  几位文史研究者的说法也证明了冶山一带曾经为福州汉文化的发祥地。

  福州文史研究者王勇坚说,冶山一带是当时的冶城所在,历史记载“自无诸建国,都冶为城,是为冶城,设险守国,自汉始也”就是冶城的故事,福州建城,也是始自无诸。冶城为全闽第一城,距今已2200年。

  而据介绍,冶山上有29景,有诗文记载的就有24景。如今的冶山遗迹虽小,但依旧林阴蔽日,石阶曲折。冶山也叫泉山。因为曾经有史料记载冶山原有泉山堂,纪晓岚任福建提学使时曾题楹联“地迥不遮双眼阔,窗虚只许众峰窥”,不过这个地方现在不复存在。

  “岩顶有‘玩琴台’题刻,据说那里是闽越王鼓琴处。”王勇坚说。“因为古时冶山是官僚文士聚会的胜地。以前,冶山又叫泉山,山上有泉眼,众人坐在曲水边,一人在水里放置盛满的酒杯,在“一曲”的地方让它顺流而下。这就形成了曲水流觞,其实就是高雅酒令。”

  不仅是冶山,冶山下原公正酒家的位置,还有唐代最大的马球场,并附题刻‘唐裴刺史球场故址’。这是我国已找到的第一个唐代球场,据说因当时视野开阔,是一个很好的看球场所。冶山上的仁寿堂曾是萨镇冰晚年居住的地方。

  除了冶山,冶山一带都有着众多古文化的痕迹。现在的湖东路丽文坊附近有一条曲径通幽的小巷,叫“能补天巷”。“能补天巷”隔壁不远处就是贡院,是当时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不过当时的贡院如今已经被众多民居所取代,还有部分位置变成了如今的中山堂。在当时贡院的另一边则是大名鼎鼎的都城隍庙,城隍庙边上则是城隍街。城隍庙当时在冶山南麓。不过,如今城隍当年的热闹早已不见,它狭小得也不像街,而只是一条曲折的巷弄。见证了福州1700多年历史的福建都城隍庙夹居在现代居民楼缝隙中。明洪武二年,冶山城隍庙为“监察司民威灵公”,清雍正年间题赐“福建都城隍”,成为福建省最高城隍。据说,当年辛弃疾、纪晓岚到福州上任时,均到城隍庙上香起誓,做一个清廉好官。福建都城隍有行政上的意义,在清代时,都城隍管辖着十二州府(除永春、龙岩外均为府)。

  在冶山路旁原省财政厅大院内则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欧冶池。欧冶池,是春秋时代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又称“剑池”。宋《三山志》说:唐时剑池院僧人惟干在为欧冶池清淤的时候,还打捞出一些铜刀、剑环等物送到武库收藏。同时还在冶山的竹林中发现了铸剑的冶灶。

  冶山上的观海亭摩崖石刻

  政府动态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整治,今年将适时启动

  记者从福州市鼓楼区了解到,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综合整治已经写进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适时启动,并着力打造中山社区等完整社区。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八一七路文化中轴线东侧、屏山南侧,风貌区总面积13.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6.6公顷。该风貌区共有历史遗迹17处(古遗迹10处,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处),如福建都城隍庙,唐裴刺史球场故址石刻,林则徐出生地,萨镇冰故居仁寿堂等,古迹跨越福州城市2200年发展史。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将体现显山露水记源头的思想,由城建先期介入。计划今年内基本完成欧冶池以北和以西部分征迁任务。在规划时,将严格保护欧冶池、泉山摩崖题刻等文物古迹,拆除冶山、欧冶池、城隍庙周边不协调的建筑6.67万平方米。同时,疏浚欧冶池,修缮仁寿堂和传统亭榭。都城隍庙也将重建,总体规划将结合地铁鼓屏站建个冶城公园,公园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入口。同时对冶山路、中山路、能补天巷等6条小街巷进行景观整治提升,规划整合居住社区环境,提升片区内居民生活和出行条件。在建设时,将启动欧冶池疏浚和公园西向、北向入口建设。

  不过据了解,要看到整个冶城公园还得等2-3年的时间,因为目前先期规划的是冶城公园一期,该项目将与地铁鼓屏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

  新闻延伸

  省政协委员曾经建议:建“汉城博物馆主题广场”

  此前,鼓楼区一直有多个声音呼吁保护冶山文化。同时,冶山文化也得到了多位省政协委员的关注。

  省政协委员马照南就曾提出,此前屏山地铁站施工中发掘的汉代遗址,还有出土的西汉宫殿遗址专用品“常乐万岁”瓦当,以及更早以前,在建行大楼、省财政厅宿舍建设时出土的闽越古都的文物,都是闽越王都城的有力佐证。可以考虑建立“冶山考古文物陈列馆”,或结合地铁建设,在电梯一侧展示文物和文化层,使人感受历史的真实与厚重。

  省政协委员杨东平等人也认为屏山地铁站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地处福州古代冶城与子城交界之处。他认为可以在附近地区建设一个“汉城博物馆主题广场”。或者是在目前已经发掘出闽越王宫殿遗址的财政厅宿舍用地附近,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一地块,即从财政厅宿舍楼北边的“闽越王宫殿”遗址(当年经过考古发掘之后,原地回填于地下)连同欧冶池和现在的地铁站,作为以西汉冶城考古历史的“汉城博物馆和主题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