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鼓楼全力打造“闽都文化之根”

冶山藏千年 齐心写春秋

2021-09-06 17:07:23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鼓楼全力打造“闽都文化之根”

冶山春秋园内的“无诸开疆”浮雕景墙。记者 池远 摄

福州日报记者 莫思予 通讯员 彭辉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山见证了2200多年福州建城史,被誉为“闽都之根”。随着时代更迭,海拔不高的冶山逐渐隐没在闹市中。

近年来,福州全面开展历史文化风貌区整治,冶山遗址逐步重现光彩。日前,在省、市各方大力支持下,鼓楼区全面完成冶山历史风貌区核心保护区内的房屋征收任务,全力将冶山历史风貌区打造成“闽都文化之根”。

为冶山让道

“年前,冶山春秋园建成开放,年后,安置型商品房小区冶山观邸开工,有关冶山的进展我们都十分关注。”鼓楼区鼓屏路95号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宿舍原住户陈峰说。

从小生活在鼓楼的陈峰,对冶山文化耳濡目染,“家门前就是欧冶池、将军楼这些历史古迹,老一辈对此更是感情深厚”。只是,冶山因为长期“藏”在住宅区中,许多人文历史鲜有人知。

2019年12月,欧冶池至城隍庙二期旧改项目启动,征收冶山历史风貌区核心保护区内15栋共317户房屋。

“我是最早搬走的那一批,因为对征迁期待已久。”陈峰表示,原先的房屋没有电梯,还有漏水困扰,如今政府拿出满满诚意,就近建设安置型商品房小区,为居民营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进行的冶山春秋园建设,将冶山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这难道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

为冶山遗址让道,不仅省、市领导高度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银保监局、福建省工信厅(经贸委)等周边机关单位也大力支持。

鼓楼区同步组织了精干的征迁队伍,既有熟悉政策、经验丰富、群众信任的“能手”,又有文化水平高、知识视野广、综合能力强的“才子”。“项目位于市中心,涉及单位公房,诉求复杂多元,注定是一场攻坚战。”鼓东街道二级主任科员李献华表示,“群众不理解政策,征迁人员就耐心答疑解惑;群众不方便办事,征迁人员就提供搬家、水电注销代办等各类服务。”坚持春风化雨,才能“征”得民心。

8日,随着最后一栋房屋顺利拆除,欧冶池至城隍庙二期旧改项目征迁交地工作圆满完成。

让冶山重现

冶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整个福州发展的源头与历史见证,是闽都文化的“露天博物馆”。

拆除山体周围的建筑、修复古景和摩崖石刻、保留唐代马球场等考古现场……历经4年,冶山遗址重现光彩,冶山春秋园成为福州新的历史文化坐标。

“在设计上,我们采用可阅读性方法呈现城市历史地理之变迁。”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蒋励欣表示,让冶山春秋园可观、可游、可读。

步入冶山春秋园,“无诸开疆”浮雕景墙气势磅礴,刻画了越人南迁、佐汉灭秦、复立为王、建城开疆等历史篇章;来到欧冶池畔,品鉴千年前欧冶子铸剑淬火的侠客气度;登上泉山,从摩崖题刻中感受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在仁寿堂里感怀近代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的辉煌一生……

从闽越王无诸雕塑到唐代马球场遗址,从泉山摩崖题刻到中山路民国风格建筑,冶山春秋园串起从汉代至民国时期的历史轴线。

“我们重点打通欧冶池与泉山之间的景观廊道,以及公园四方出入口,建设了冶山遗址博物馆等场景,生动展示冶山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让记载于史籍文献的历史文化‘活起来’,努力打造闽都文化的闪亮名片。”蒋励欣说。

与冶山共处

冶山历史风貌区既保护遗产,又与居民生活融在一起。

在全力推动冶山历史风貌区征迁基础上,鼓楼区在周边区域展开综合改造提升。以中山路为中心,街边违法及不协调的建筑被一一拆除,沿途植入的是绿意和公园,整治后的住宅与街巷风貌相得益彰。

“家门口既能寻古探今,又能休憩娱乐。生活在这里,我们幸福感满满。”家住中山大院的陈珠妹说,平日早晚可以步行到冶山春秋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节假日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是在欧冶池畔歌颂祖国,还是在唐代马球场观看闽都艺韵,都让群众赞不绝口。

生活里多了风景和文化,陈珠妹还成了朋友们的义务导游。“冶山、中山路片区历史厚重,是大家感受福州历史文化底蕴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也树立起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她表示,冶山的故事道不完、说不尽,欢迎大家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看到众多历史古迹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批文史爱好者在中山社区集结起来,自发组成冶山斈社志愿者服务队,持续研究、保护、宣传冶山。“我们要把‘冶在福州’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向世界展现千年福州之美。”队长陈元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