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 >> 正文

福州垃圾分类迈上新台阶

2021-11-23 10:52:24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福州垃圾分类迈上新台阶

盛世名门小区居民自觉投放垃圾

2019年5月,福州生活垃圾分类由试点推动转入全面推行阶段。距全面推动到现在,已过去两年多了。那么,福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哪些成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福州市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变化?生活环境产生了哪些改善?近日,记者走访垃圾分类成效显著的小区,来领略垃圾分类所带来的成果。

现状:居民定时定点自觉分类投放

在福州市鼓楼区盛世名门小区出口处,有一座垃圾分类屋。福州大弘朗洁环保有限公司垃圾分类项目经理黄晓燕告诉记者,这座垃圾分类屋是经过两次升级改造之后,第三个版本的垃圾分类屋。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垃圾分类屋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大件垃圾堆放点、垃圾投放区、环保宣教室、邻里亭。

在垃圾投放区中,还设有一道侧门,里面为专门存放其他垃圾的存桶区。黄晓燕告诉记者,在非垃圾投放时间,这个储藏间便用于这些垃圾桶的存放。“这些垃圾桶虽然我们每天都有进行清理,但毕竟是用来装垃圾的,多多少少总会有一点味道。我们就在这里设一个储藏间,不用的时候把门关上,对居民的影响也比较小了。”黄晓燕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陆续看到居民前往此垃圾分类屋投放垃圾。记者注意到,这些居民上至退休的老人,下到年轻上班族,他们手中所提的垃圾袋中均是已分类完毕的,并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分类桶中。在分类屋的一旁,还设有一个洗手池,分类管理员会贴心地提醒居民洗手。

转变:全国首创垃圾分类“三端四定”

从混装投放、随意投放,到现在的自觉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改变的背后,离不开广大垃圾分类工作者各方面的努力。

与盛世名门小区垃圾分类屋类似的还有灰炉新苑。在灰炉新苑的环保文化宣教屋中,一群老人围坐房间中“攀讲”。黄晓燕介绍称,在传统印象中,人们在经过丢垃圾的地方往往是掩鼻而过,然而现在,随着垃圾分类屋建设的日渐完善,环境也渐渐变得好了起来,垃圾分类屋不仅仅是一个丢垃圾的地方,同时也是能够增进邻里关系的地方。

坐在垃圾分类屋与邻居聊天的黄阿姨对记者说:“以前这个地方很臭,大家都不愿意经过。现在,我们这些邻居在送孙子上学之后,就会坐在这里聊天。”在宣教屋中,记者看到在照片墙上贴有一些入户宣传的照片,在宣教室的架子上,还摆放着使用废弃啤酒瓶和毛线制成的花瓶、使用废油渣过滤之后制成的肥皂等手工艺品。

据了解,福州市吸纳先进城市做法,结合实际,创新实施全国首创的垃圾分类“三端四定”工作法,即前端分类“四定”、中端收运“四定”、后端处置“四定”。在小区内投放垃圾的“前端”,规定每日6:00—9:00、18:00—21:00为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固定投放时段,小区因需设置至少一个以上固定垃圾投放点位,因地制宜配建垃圾分类屋(亭),每个垃圾投放点至少配置一名分类管理员,同时每个分类屋(亭)安装监控探头,接入“平安小区治安”监控平台,纳入全市统一监管系统,即定时投放、定点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监控。

此外,中端收运“四定”,即“定好企业”“定好车辆”“定好时限”“定好点位”;后端处置“四定”方面,包括对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现场查验的“定点查验”,根据不同分类的垃圾运往红庙岭、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危废处理厂的“定厂处置”,针对不同种类垃圾实施不同处理方式的“定准流程”,以及不同部门进行监管的“定责监管”。

成就:全国垃圾分类9个免检城市之一

据黄晓燕介绍,针对非投放时间投放垃圾的行为,可通过垃圾分类屋上安装的摄像头进行监督。分类屋中的摄像头与智慧监控平台联通,一旦发现有小区居民误时投放垃圾,智慧平台便通过截屏的方式,将画面传输到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此时便会与小区物业进行沟通协调,与宣传人员一同前往投放者的家中进行执法、宣传,依据规定,可对其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除了执法之外,宣传教育也是垃圾分类不断升级跨越的重要环节。据介绍,温泉街道在灰炉新苑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如福州话版垃圾分类宣讲课、孝道文化宣讲课、垃圾分类趣味体验课等。

与此同时还有“分类之星”评选,由垃圾分类督导员、街道、社区从日常分类较好的居民中评选出“分类之星”,并制作“分类之星”牌匾张贴居民家门口,使其发挥带头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其他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此外,文化宣教屋场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福州市五城区小区和公共机构现已做到垃圾分类基本全覆盖,分类准确率从20%上升至85%左右,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均高于国家指标要求。

2018年底至2019年底,住建部对46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考评排名中,福州从第30名升至前10。2020年住建部通报为第一档,成为全国9个免检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