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聚焦鼓楼 >> 正文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2022-08-24 09:51:24   来源:家在鼓楼    【字号


用文字描绘城市魅力,展示鼓楼发展

用镜头记录鼓楼开放建设的喜人成果

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

不仅有变化的数字

更有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人民日报》报道

福州市鼓楼区突破资源约束

中心城区集约发展提效益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仅有18平方千米可发展土地的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362.1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元。

  发展空间受限,资源约束趋紧,中心城区通常容易遭遇的发展瓶颈如何突破?鼓楼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着力探索城市中心城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安泰河畔,老榕垂髯。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的一处老宅内,正在办公的邹先生,身边手机响个不停。两年前,他所在的某投资机构搬进朱紫坊,“朱紫坊闹中取静、风格独具,正是理想的办公环境!”

  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鼓楼区结合福建省相关部署,打造基金集聚区,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0年,鼓楼区活化利用古厝资源,在朱紫坊设立福建省首个省、市、区三级共建的基金集聚区——朱紫坊基金港。目前,基金港已入驻86个基金项目,规模达1022亿元。

  从鼓楼区起步的福州软件园历经23年发展,园区附近建设土地已经饱和。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秋华,一度为地的问题困扰。“晶体加工对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全链条闭环生产,生产环节难以向外分散,可园区附近已找不到可用的建设用地。”

  “地面空间不够用,就向上要空间。”福州软件园管理委员会建设处处长吴国荣介绍,2015年以来,福州软件园积极盘活低效用地,同时引导园区自有产权企业实施提升改造,提高载体容积率。陈秋华说:“我们的楼改造提升后面积能翻一倍,给企业发展留足了空间。”

  经过提升改造,福州软件园已建成楼宇载体176栋,总建筑面积近150万平方米,汇聚起1200多家企业,2021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数字、金融、商贸已成为鼓楼区的主导产业。然而,面对空间约束,未来的增长动力靠什么?

  “当前鼓楼区的招商引资思路已经从‘谁来我都要’转变为定向招商、优中选优。”鼓楼区发改局副局长巫朝瀛介绍,鼓楼区明确从规模导向产业向技术驱动产业转型,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

  “本来想把公司的新能源分支机构布局在其他地区,想了想还是选择留在鼓楼区。”最近,福建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总经理陈水来,正忙着入驻鼓楼区新能源科创中心的各项事宜。依托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鼓楼区布局延伸新能源产业链,重点围绕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能源数据服务等领域布局产业,打造新能源科创中心。

  “不求项目招商立竿见影,但求未来5到10年能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智造和信息服务产业体系。”鼓楼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景介绍。鼓楼区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确定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7条产业链,由龙头企业担任“链主”,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强链延链补链,2022年以来,鼓楼区共引进112个优质项目,总投资1477.99亿元。

  “鼓楼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坚持向创新要思路、要办法,向改革要招数、要红利,推进集约发展,持续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效益。下一步,鼓楼区将继续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说。

(颜 珂 施 钰)



《人民网》报道

多措护水泛清流——

记福州鼓楼区

河长办河湖管理新模式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优美的景观步道小桥、茂盛的河岸亲水植物、错落的河畔园林造景……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围绕着梅峰河河道,形成了森林一般的可循环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市民在闲暇时来到这里,散步、聊天、锻炼、聚会。


这样的人水和谐、岁月静好,是福州市鼓楼区在河湖长制的加持下,持续治理21条内河和3个湖泊结出的硕果。


梅峰河

七分建三分养

“梅峰河项目是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分为三层,地下两层,地上一层,通过在梅峰河下游设置钢坝,将梅峰河污水截留导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反补回梅峰河。”北控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治理前梅峰河沿岸污水直排现象严重,水体浑浊,气味难闻,经过项目处理后,水质得到极大改善,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


北控水务集团作为鼓楼区河湖的“企业河长”,在梅峰河旁边兴建的污水处理厂为福州“幸福河湖”默默地奉献着。如今,站在梅峰桥上,只见河水缓缓流淌、风光宜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曾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河湖治理工程是‘七分建三分养’,建好了不管养就相当于没有建。”在北控水务运营经理马原看来,通过清淤、重建河道等手段治理好河湖后,日常管养才是长期保持水清岸绿的重点。“除了日常的河面垃圾清理,绿化养护等,鼓楼区还会一天开展两次巡查,包括检查水质、设备设施运行情况,以及检查是否有污水偷排入河情况或者市民违章违建违法等情况。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梅峰河公园这一沿滨河“海绵”水景,和沿河岸的步道交相辉映,形成串珠式带状滨水公园景观,构建起又一个城市生态走廊,为市民提供了极佳的休闲游憩环境。


五四河

军令状必达成

从污水入河、掩鼻而过的杂乱河道,到集风廊、水道、绿带、串珠公园于一体的内河景观带,鼓台中心区水系治理PPP项目包中的五四河作为城区首条采用“卷地毯”工作法施工的示范河道,给了周边市民太多惊喜。


“鼓楼区委书记、区长两位主要领导与区里的16位河长都签了‘军令状’。”鼓楼区河长办相关工作人员说,这个“军令状”就是河长责任书,从河岸管护到水系治理,每一个细节都有专人负责,做到权责明晰。在这样的治理力度下,鼓楼区21条内河全部完成整治工作。目前,鼓楼区河长办的工作重点已转变为怎样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环境的改善,市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浓。“以前有人吃了早餐,塑料袋随手就往河里扔,现在大家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河面上很少有生活垃圾了,我们日常清理的大多是树叶和断枝。”在五四河道上工作了25年的河道专管员罗祥英说。


夜晚,沿五四河前行,一条明亮的灯带沿河延伸,驳岸、栏杆、绿树在灯影中闪烁着,映在静静的水面上。河岸边的石凳上,时常有市民闲坐欣赏美丽的夜景。


河小禹

多举措共护水


“大家好,我是萌萌的河小禹。你们看看我,我以蓝白色为主基调,蓝白色衣服象征清新福建的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黄色帽子象征头顶理想,胸怀家国;手持画笔象征用青春画笔绘就大美福建。”这段“自我介绍”来自“河小禹的一封信”。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禹”护河。鼓楼区河长办借力新媒体,在全市河长制工作范围内率先开通政务抖音账号“鼓楼小禹”,截至目前粉丝量已突破16万,总播放量2000万次。据鼓楼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结合“河长日”拍摄短视频,展示鼓楼内河风光,同时挖掘鼓楼“河长背后的故事”,多角度呈现鼓楼区护河的成果。


线上宣传红红火火,线下活动精彩纷呈。除了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投放电子屏等传统宣传模式,鼓楼区还联合省、市、街道、社区河长办五级联动,在“七一”建党节举办“党建凝聚民心,合力爱河护河”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联合福建省文旅厅开展“游红船、学党史、颂党恩”主题的庆祝建党100周年宣传活动;联合福州市河长办在“3.14”河长日开展“智理水环境 保障水安全”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等,开辟多个宣传阵地,让爱河护河观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鼓楼区积极探索河湖管理新模式,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巡河过程进行智能监控,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出击”。同时,鼓楼区河长办主动对接数字办,将河长制信息平台推送到“鼓楼智脑”,巡河过程中发现问题均可通过网格化、幸福通一线处置等多种渠道上传“鼓楼智脑”一线处置,让问题在一线发现、进度在一线推进、困难在一线解决。

(林峰 谭湘竹 燕晓 方金辉)



新华社客户端报道

福州鼓楼区开展

环卫职工岗位技能竞赛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为落实福州市委市政府“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和《关于做大做优做强省会的实施意见》精神,稳步推进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升优化环境品质,规范鼓楼垃圾分类管理员作业流程,展示良好精神风貌。8月14日上午,“当好主力军、建功十四五”2022年鼓楼区环卫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在鼓楼区东街街道举办。

理论知识笔试

凸显能力,彰显风貌,巩固专业知识,提升自我价值。竞赛组组织行业专家们设计了一套试卷,分类管理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准,认真应对每一道问题,让日常工作、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在此得以绽放。


鏖战比拼先进


经过一上午的鏖战,竞赛组依据笔试、实操、解说的成绩,评选出了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覃妹娇、陈彬、李娅、林勤、曹翠英、邱宇峰6人在2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参赛者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全面的实操能力,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竞赛答卷,为建设环境更美、品质更好、功能更全、服务更优的鼓楼,贡献职工力量,共创建首善之区。


据悉,本次活动由鼓楼区总工会、鼓楼区城市管理局主办,鼓楼区东街街道办事处、鼓楼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福州大弘朗洁环保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福州市和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

福建新闻联播栏目报道

福州市鼓楼区:

全力打造现代化

国际城市“最美窗口”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区县发展日新月异,本栏目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非凡十年》(县域篇),集中展示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福建各区县取得的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第一期节目,让我们走进省会城市核心城区福州市鼓楼区。




《福建日报》报道

“新思想耀八闽‘福小宣’

在身边“宣讲活动启动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15日上午,“新思想耀八闽 ‘福小宣’在身边”宣讲活动在福州举行。该活动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省委讲师团、福州市委宣传部承办,福建省文学院、鼓楼区委宣传部协办。内容丰富、生动鲜活的互动式、组合式宣讲,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宣讲中,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丹以《牢记嘱托接续奋进新征程》为题,结合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三进军门社区的故事;今年来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未来又将面临哪些挑战?福建社科院副院长黄茂兴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福建经济的“磁力”和潜力持续显现》为题作出解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陈吉就“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进行阐释;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讲解了向海图强的福建故事。


据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省各地将组建“福小宣”宣讲小分队,在重要标志地建立特色宣讲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让新思想常驻群众身边、飞入寻常百姓家。(吴旭涛)





《海峡都市报》报道

点赞!餐桌亦书桌

鼓楼多个长者食堂变学堂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社区长者食堂内准点飘香,老人们围坐在餐桌旁,感叹着“一人食”变“邻里食”的幸福美好;攀讲民俗、体验非遗,老人们在长者学堂里感受“文化养老”的乐趣,享受“夕阳无限好”的晚年生活;“小老人”帮助 “老老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的形式让贴心温暖来敲门……


像这样暖心的场景,在鼓楼各个“长者食堂·学堂”里正持续上演中。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近年来,鼓楼区作为全国首个实现“长者食堂·学堂”在所有社区全覆盖的县区,让“养老”逐渐向“享老”转变,交出了一份新时代“鼓楼答卷”。 


“一人食”变“邻里食”

家门口的美好“食”光


伴随着喜庆红火的腰鼓声响,8月2日中午11时,试运营的东街街道军门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吸引了许多老人前来尝鲜。


走进其中,便感受到幸福的烟火气弥漫开来——大厨们一个颠勺一个炒菜,动作行云流水,不一会,荔枝肉、上海青、丝瓜炒花蛤等菜品纷纷出锅。老人们坐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用餐,全开放的橱窗,干净透明,老人们不禁纷纷感叹:“真是吃得既安心又放心。”


“孩子都没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吃饭,每天不知道要做什么吃,现在开设了食堂,再也不用为这个问题烦恼了,在这里还有人陪着自己一起吃饭,我真的打心里高兴!”正在享用午餐的刘依伯告诉记者,军门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无需提前订餐,来了就能直接排队点餐用餐,“直接在食堂里点菜更方便!”


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介绍,全新升级的长者食堂充分考虑了老年人身体特点、时令季节变化、饮食习惯以及禁忌,系统科学地制订菜谱,每天都会提供10多种菜品供老人挑选,只要10元就可以享受四菜一汤的美味。“在‘长者食堂·学堂’里看到老人各个喜笑颜开,我们的心里也是幸福感满满!”


据了解,截至8月11日,鼓楼区“长者食堂·学堂”总就餐量近30万人次,银龄福卡总办卡数达1.8万张。目前,鼓楼全区“长者食堂·学堂”365天不打烊式地提供午餐服务,保证助餐服务不间断。同时,为提高辖区老年人幸福指数,鼓楼还选择了多个条件成熟的“长者食堂·学堂”增设早餐和晚餐,推行多时段就餐服务。


餐桌亦书桌

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分豆结缘赠乡里”“送君茉莉诉莫离”“穿针乞巧女儿心”……8月4日,在鼓东街道中山社区的“长者食堂·学堂”里,20余位居民齐聚一堂欢度七夕,一边听着社工们讲解福州本地的传统习俗,一边在团扇上绘制幸福美满的寄语,谱写老少团圆的美好场景。


“我们既享受了动手创造团扇的快乐,也增加了对‘福’文化的认识。”67岁的王依姆伸出大拇指点赞道,平时在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两个人,有时觉得寂寞。正因社区常常在“长者食堂·学堂”里开展写字、画画、手工等活动,让她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越过越有滋味了”。


“通过科学错时管理,实现‘食堂’‘学堂’按需切换。”鼓东街道中山社区党委书记吴靓介绍,“学堂”上会结合“冶山历史文化”“二十四节气”等内容,邀请冶山文化党员志愿者陈元春等民俗专家开设民俗讲坛,并提供各节气的特色餐食,“餐桌亦是书桌,送学上门,让闽都文化在社区持续传承,增强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同时,鼓楼区为广大长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将餐桌变成书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线上,引入省、市老年大学开设的“空中课堂”,只需扫码,就能享受到健康养生、法律维权、金融理财等8大类线上精品课程;线下依托各级老年大学及辖区共建单位,实现社区长者学堂全覆盖,由经验丰富的老师“送教进学堂”,聚焦老年人关注的舞蹈、合唱、绘画、书法等21门课程。目前,全区“长者食堂·学堂”累计提供1500课时,惠及长者超12万人。


“小老人”帮助“老老人”

点亮晚年幸福路


7月28日,水部街道乐天泉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前的休闲广场上热闹非凡。随着趣味运动赛的开展,老人们在投壶、套圈、颠球等活动中玩得兴致盎然,而53岁的李明艳则是忙得不亦乐乎,身穿红色马甲的她在现场格外打眼。



“我今天的身份是志愿者,在现场主要负责登记老人们的得分情况。”李明艳说,自“长者食堂·学堂”开业后,她就常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社区各个志愿活动里,除了讲座、义诊等活动外,还会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上门。


说话间,李明艳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积分银行卡,“看,我现在已经积了不少分呢!通过这种积分形式,不仅能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还能兑换奖品,一举两得!”



在乐天泉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内,展架上摆放着各种价值的积分礼品等。水部街道乐天泉社区党委书记江珊介绍,志愿者积分银行制度是社区为鼓励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创新之举。“制定积分兑换规则,通过完成义务打饭、送饭、维持活动秩序等志愿活动,让老年志愿者可获取相应积分,用以免费兑换礼品。通过各种志愿活动,低龄长者们的社会服务意识不断提升,也为建设睦邻友好、充满爱心的社区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促进了居民之间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信任、由信任到互助的转变。”


银龄互助,让老年生活更有品质。目前,鼓楼区探索“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新模式,提倡健康低龄老年志愿者为行动不便或高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同时,还依托各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每日社区通过平台发布任务时间、服务地点和需求任务,邀请注册志愿者在线“接单”,实现精准对接、高效服务。


“‘长者食堂·学堂’承载着民生期盼,关系着百姓幸福,是居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实事、好事、身边事。未来,鼓楼区还将进一步夯实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就近便捷的助餐服务需求,加快推进老年助餐助学体系建设,让所有老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鼓楼区委书记黄建新表示。(林涓 梁展豪 彭辉)




《福州日报》报道

把养老院“搬”回家、

鼓楼“红色业委会”

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知识产权服务指数换来企业幸福指数

等四篇文章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智能设备和适老设计遍布房间,无微不至的“智慧管家”全天守护……在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社区,以近邻党建为引领的居家养老样板房已打造完成,智慧养老服务可从“专业大家”搬进“温馨小家”,让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周到服务。


智慧升级

养老体验馆等你尝鲜


智慧居家养老样板房面积不大,却内有乾坤。红外人体报警器、智能血糖仪、SOS紧急按钮……走进样板间,浴室、厨房、卧室、客厅等各区域都装上了传感设备。


  心率、血糖正常吗?煤气开关拧了吗?从身体情况检测到室内安全监测,27套智能设备涵盖居家服务、医养服务、安全监护、养老娱乐等多元化功能,能够自动检测上传相关数据,在屋子里织起不留盲区的全天候“守护网”。


  近期,不少居民来到这间养老体验馆尝鲜。“这房子真聪明,各种设施都考虑得都很周到。”家住中山大院的林瑞榕竖起大拇指说,“我和老伴年龄大了,这些设备对我们来说很实用,能让自己和家人都更安心。”


  数字化时代拥抱新技术,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山社区党委书记吴靓介绍,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将老年人需求和数字化应用相结合,根据人体工程学,打造了这间方便实用、舒适安全的智慧居家养老样板房,让大家可以沉浸式体验智慧养老的最新成果。


床位入户

虚拟养老院搬进家门


  在浴室装上结实的扶手,在卧室支起床边护栏,在屋里安装传感设备……中山社区积极推动养老模式升级,结合我市居家养老床位建设工作,延伸智慧居家养老样板房服务,搭建起虚拟养老院。


  “很多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意愿很强烈,但大多数房屋并没有适老化设计。身体机能下降之后,老人在家生活并不方便。”居家养老样板房项目运营负责人李皇怀表示,养老床位入户,成为一种两全其美的养老方式。


  在中山社区,已经有老人享受到与现实养老院一样的专业化照护,真正实现“养老不离家”。


  一方面,智能设备入户,引进智慧化养老管理系统,即便老人们独自在家,也能实时收集卧床状态、睡眠情况、离家时长、心率血压等数据,享受24小时健康监测、远程看护等服务。


  另一方面,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系统连着紧急联系人、远程看护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等,老年人在家中突发意外时,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提醒。


  李皇怀介绍,样板房中配备的智能设施和适老化改造均可向老人提供。连接上智慧化养老管理系统后,就能轻松将虚拟养老院搬回家。


资源联动

养老服务触手可及


  “社区老年人数量不少,我们不仅要老有所养,还要老有颐养。”吴靓表示,社区正以近邻党建为引领,从资源整合、技术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和模式升级入手,打造居民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圈”,让养老服务更丰富、更普惠。


  中山社区同时做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服务互通。老人们既能享受居家养老床位服务,也能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和专业养老机构转介服务。


  社区里的长者食堂·学堂也是养老亮点之一。食堂每天提供长者优惠套餐,老人们可以用手机提前点餐,腿脚不便的还有志愿者送餐上门。学堂开设线上+线下课程,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社区还利用“鼓楼智脑”智慧社区平台,通过智慧门禁、智能水电表实时检测老人进出门和用水用电数据情况,实现自动分析预警,并利用“社区幸福通”公众号、APP等让老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联系社区。


  “我们还将积极发挥近邻党建实效,围绕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鼓楼)工作,不断拓展智慧养老新场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吴靓说。莫思予 吴桦真)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业委会如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在党建引领下,这个难点也可以成为亮点。近年来,鼓楼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如何”重要指示,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做向导、修内功、聚合力“三步走”,让业委会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以“红色力量”解决“民之所需”,让居民幸福感满满。


精准谋划“做向导”


  小区绿化升级、停车整顿、喷水池修复……这样的事情,放在去年以前,巴黎之春小区的居民想都不敢想。如今,小区旧貌换新颜,大伙将这归功于“红色业委会”。


  巴黎之春小区业委会主任汪友介绍,过去近20年,小区由物业管理,设施旧、环境乱、停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居民。居民达成共识,必须解雇原物业公司,成立业委会,开启“自治”之路。


  “同时,越来越多人提议成立巴黎之春党支部,由小区党支部带领业委会,居民事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办。”汪友说。在五凤街道党工委、兰庭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巴黎之春小区在4月成立小区党支部,实现小区党支部党员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此后,党群齐心协力,组织清理、维护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补种绿地500多平方米,修复中心公园喷水池、消火栓、道闸等。小区困局逐步破解,业主们感叹“巴黎之春终于又回来了”。


  “业委会成立以来做了很多事,节日也会到我们老年人家里送粽子。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得很感动。”巴黎之春小区业主曹一慧说。


  小区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日常矛盾最集中的单元。鼓楼区从把好人选关、方向关入手,在完善体系、创新模式中凸显“红色基因”,推动一个个“红色业委会”诞生,打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破解难题“修内功”


  与西湖一路之隔的闽发西湖广场小区,建成20余年,面积不大,只有3栋大楼,每平方米物业费仅收0.9元,最近却启动了一项大工程——投资100多万元,铺设沥青道路并改造雨污管网。


  100万元不是小数目,可闽发西湖广场小区竟没有申请一分补助,全部自筹。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副主任罗禄华介绍,他们的底气,来自小区“红色业委会”近年来经营有方。


  2017年,闽发西湖广场小区成立了以陈欣欣为主任的新一届业主委员会,依法收回小区停车场经营权、小区融媒体等资源,积累起了“财富”。


  资金如何利用?“红色业委会”为此建章立制。他们出台了《财务管理办法》,加强对物业费、公共维修资金的监管,针对小区内的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等收入,每月由业委会与财务进行核对结算、归档并公示,接受全体业主监督和咨询,每年还委托专业公司开展财务审计。


  罗禄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小区利用这些资金,更新改造了15部电梯、11台水泵,建立起有150多路高清探头的防护网,翻新了4层停车场,刷上了1万平方米的地坪漆,修建了两座大门,投资40多万元更新了消防设施,每年春节还给每户居民分红300元,重阳节为70周岁以上的老人送上线面、鸭蛋……


  闽发西湖广场小区的实践不是个例。通过规范工作测评、探索资金公开、完善日常管理等机制,鼓楼区越来越多“红色业委会”不断提升小区综合治理效能,团结居民办好“自己家里的事”。


团结各方“聚合力”


  监控探头再加密、休闲活动更丰富,在水部街道佳和花园里,这个已经投用20多年的小区持续迎来幸福升级,这得益于“红色业委会”的黏合作用。


  结对共建单位来了,为小区文化广场安装大电视、粉刷活动场地;社会公益组织来了,组织居民练习八段锦、太极拳、广场舞等;热心居民也来了,主动添置台球桌、乒乓球桌等设施,下楼就能运动和交流……


  一项项举措如点点萤火,照亮了小区各个角落。“大家从原来的互不认识,到随时沟通交流,凝聚力不断提升,邻里氛围更加融洽。”小区业委会成员虞立新说。


  除此之外,鼓楼区其他小区的“红色业委会”也在发挥自身影响力的同时,积极引入共建单位等外援,聚合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在乌山社区宜居小区,党员示范引领强队伍。疫情期间,小区业委会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老中青三代党员带动热心居民落实好“无疫小区”创建工作。


  在国光社区藏珑小区,居民协商共议促和谐。小区业委会用好居民议事场所,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机制,结合“居民恳谈日”组织小区党员、居民代表研究小区内部事宜。


  依托“红色业委会”纽带,鼓楼正推进基层组织纵向到底互联互动、横向到边共建共享,激发多元力量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题、要事。(蒋雅琛 莫思予 唐蔚嫱 彭辉)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名单,全国共有48个县(市、区)入围,鼓楼区榜上有名。记者在对多家企业的实地采访中发现,鼓楼企业在谈及知识产权的幸福度时,对鼓楼的评价都很高。鼓楼何以跻身国家级榜单?鼓楼企业的知识产权“幸福指数”究竟高在哪里?


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强磁场”

走进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的智能轻型立体库房,记者看到智能识别通道机每隔5秒“吐”出一个装满电能表的蓝色周转箱,由智能设备麻利地叠为5层后,周转箱会被库房机器人准确无误地送往各个存储位。

  凭借鼓楼区企业福建通力达实业公司的核心专利——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电能表仓储中的“一举一动”都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仅凭这一项专利,去年一年就为企业带来近3000万元营收。

  “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命脉,鼓楼企业强手云集,这里有知识产权孵化、生长的得天独厚环境。”该企业运营中心总监黄晓麟的一句话,道出了不少鼓楼企业的心声。

  作为省会核心城区,鼓楼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9家、科技小巨人企业80家、上市企业27家,数量均居全市第一,科技型企业的密度之高,让这里成为知识产权运用的天然“强磁场”。

  去年4月,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此揭牌;同年5月,福建省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知识产权分联盟在此成立……强强联合、领航发展,更多电子信息企业在鼓楼找到知识产权归属感。

  集成电路领域有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光电领域有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支付领域有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越来越多拥有超百件发明专利的高新企业扎根于此,在物联网、集成电路、光电、新型显示、网络通信、软件信息等多个产业领域形成了专利聚集区。

  近三年,鼓楼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3家,全区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金土壤”


  对于电子支付领域的“专利大户”,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而言,能够落户位于鼓楼的福州软件园是一件幸福的事。

  “知道吗?我们走到全省唯一的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创福建’只要5分钟。”该企业知识产权部经理朱立云颇为自豪地说。


  走进落户福州软件园的“知创福建”,2600平方米的建筑内12个功能服务区特色鲜明,涵盖知识产权申请授权、布局导航、运用转化、维权保护、价值评估等全链条服务。


4000多名知识产权专员汇聚于此,600多位知识产权智库专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不断释放创新要素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别于市场上一般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创福建’是政府知识产权服务的延伸,其本身所具有的公益属性,能够为更多中小微企业带来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可能。”鼓楼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吴建强说。


  “一个知识产权专业化高端智库就在企业旁边,这种感觉很踏实。”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茗说,近日,企业瞅准时机,正准备布局智慧矿山领域的专利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员时常前往公司附近的“知创福建”寻求帮助。


  依托众多知识产权平台,鼓楼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的“金土壤”。全市唯一法务区打造法务服务高地,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知识产权法务服务。


  此外,鼓楼还拥有全市唯一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全市唯一知识产权社区服务驿站,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居福州首位。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火墙”


  “以往企业需要进行知识产权立案时,只能去福州市中院,自从有了鼓楼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分流中院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后,企业的立案速度有了极大提升。”福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全市唯一的县区知识产权庭——鼓楼区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成立,给不少鼓楼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重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建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调解机制……为给更多企业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火墙”,鼓楼区知识产权庭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建设,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全面立体式保护。


“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构建多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鼓楼知识产权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2年,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与鼓楼区法院、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互通共享、案件双向移送、快速反应办理等机制,加强行政司法保护协同。先后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


  谈及近年来鼓楼区知识产权领域的变化时,作为亲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的老将,吴建强认为,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力度不可不提。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6起,调解专利纠纷0起,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起;2021年,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74起,调解专利纠纷6起,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2起。


  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从36跃升到374,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鼓楼市场监管部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利人权益的坚定决心。(沐方婷 莫思予)


媒体看鼓楼,真精彩!


15日,鼓楼区“强国复兴有我——童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实践活动拉开序幕。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组织100名鼓楼区新时代好少年,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名人纪念馆、博物馆等处参加文明实践活动。


  在冶山春秋园,闽都文化志愿者陈元春带领学员们,寻古迹讲历史;走进林则徐出生地,学员们了解林则徐幼年至青年时期在福州的生活往事,加深了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鼓楼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将持续至19日。(郑洪 蒋雅琛)


昨日,鼓楼区“强国复兴有我——童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好少年文明实践活动拉开序幕。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组织100名鼓楼区新时代好少年,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名人纪念馆、博物馆等处参加文明实践活动。

  在冶山春秋园,闽都文化志愿者陈元春带领学员们,寻古迹讲历史;走进林则徐出生地,学员们了解林则徐幼年至青年时期在福州的生活往事,加深了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认识。

  此次活动由福州市鼓楼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鼓楼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将持续至19日。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金土壤”

      对于电子支付领域的“专利大户”,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而言,能够落户位于鼓楼的福州软件园是一件幸福的事。

      “知道吗?我们走到全省唯一的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创福建’只要5分钟。”该企业知识产权部经理朱立云颇为自豪地说。

      走进落户福州软件园的“知创福建”,2600平方米的建筑内12个功能服务区特色鲜明,涵盖知识产权申请授权、布局导航、运用转化、维权保护、价值评估等全链条服务。4000多名知识产权专员汇聚于此,600多位知识产权智库专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不断释放创新要素的辐射带动作用。

      “区别于市场上一般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创福建’是政府知识产权服务的延伸,其本身所具有的公益属性,能够为更多中小微企业带来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可能。”鼓楼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吴建强说。

      “一个知识产权专业化高端智库就在企业旁边,这种感觉很踏实。”福州华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茗说,近日,企业瞅准时机,正准备布局智慧矿山领域的专利研发,企业的知识产权专员时常前往公司附近的“知创福建”寻求帮助。

      依托众多知识产权平台,鼓楼不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的“金土壤”。全市唯一法务区打造法务服务高地,线上线下为企业提供精准的知识产权法务服务。

      此外,鼓楼还拥有全市唯一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全市唯一知识产权社区服务驿站,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居福州首位。

      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火墙”

      “以往企业需要进行知识产权立案时,只能去福州市中院,自从有了鼓楼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分流中院部分知识产权案件后,企业的立案速度有了极大提升。”福州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全市唯一的县区知识产权庭——鼓楼区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成立,给不少鼓楼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发布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重拳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建立知识产权非诉纠纷调解机制……为给更多企业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火墙”,鼓楼区知识产权庭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建设,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全面立体式保护。

      “打好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构建多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鼓楼知识产权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过去2年,鼓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与鼓楼区法院、鼓楼区人民检察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互通共享、案件双向移送、快速反应办理等机制,加强行政司法保护协同。先后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

      谈及近年来鼓楼区知识产权领域的变化时,作为亲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机构改革的老将,吴建强认为,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力度不可不提。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区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6起,调解专利纠纷0起,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起;2021年,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74起,调解专利纠纷6起,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2起。

      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从36跃升到374,数字变化的背后是鼓楼市场监管部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利人权益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