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正文

鼓楼军门社区:不负嘱托,擦亮社区党建"金字招牌"

2017-11-06 08:31:5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本报记者 段金柱 通讯员 林宇熙 彭辉

  3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知识竞赛在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举行,30多位社区居民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创新的不仅是形式。连日来,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带领十几名党员、社区工作者,走街串巷,到居民家中,分发3000份宣传册,讲解与居民息息相关的民生内容。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军门社区调研时,对社区工作提出“三个如何”: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几年来,我们社区工作紧紧围绕‘三个如何’展开,深化‘135’社区党建工作,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林丹说。

  “军门社区变化太大了!以前脏乱差,如今是花园式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提升,很有幸福感。”家住津泰新村的何月英说。

  老社区如何焕发新生机?20多年间,军门社区华丽蜕变,不仅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也得益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对社区管理的不懈探索。

  2012年以来,军门社区率先探索“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强化社区党组织这一核心,健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完善“共同参与组织、民主管理监督、基本建设保障、长效服务群众、党建责任落实”五项机制,全面提升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

  “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归功于社区党员们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林丹说,在“135”党建工作模式引领下,社区党委共有党员219名,下辖6个支部,18个党小组,实现组织架构全覆盖,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区工作难题迎刃而解。

  “社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以服务居民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在‘一老一少一普’建设上做文章。”林丹介绍,“一老”便是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依托,成立托老所,配备5名专(兼)职助老员,推行24小时服务,接纳60岁以上空巢、独居、孤寡老人,每天安排医生党员志愿者免费接诊,保证老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就医。

  今年5月,军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用,赢得辖区老人和社会各界的点赞。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为辖区老人提供机构照料、社区照护、居家护理等综合性服务。

  “这里设施很全,有食堂、阅览室、棋牌室、日间休息室和医疗室等,能满足我们老年人各种生活需求。”在照料中心,甘夏声老人说。

  此外,军门社区还成立福州市第一家公办小学生托管中心,采取午托、中晚托等形式,设围棋、书法、珠心算等兴趣班;开办“四点钟学校”,成立青少年科普工作室,开展文化科普晚会、科普教育宣传等活动,并与省内多所高校协商合作,实现大学人才资源与社区创新发展的互补与双赢。

  “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林丹表示,军门社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让辖区居民得利益、享实惠,提升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