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坊巷故事 >> 正文

肃威路:千年古榕见证小巷变迁

2015-01-30 15:44:48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福州晚报记者 陈若凡/文

  张旭阳/摄

  第一条花园式马路

  因萨镇冰得名

  在省府路与鼓西路间,有一条约230米长的路——肃威路。肃威路原名马房巷,又称便民巷。

  1922年,马房巷还是一条窄巷,因紧邻清代闽浙总督府及其马房,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萨镇冰得知后,便下令拓宽马房巷。改造后的道路宽约20米,是当时福州最宽的一条路。这条路中修建有两米宽的中央花岛,树下有石凳,供行人休息,是我市第一条以现代城市理念规划和建设的新型马路。当时恰逢萨镇冰获授“肃威将军”衔,人们为纪念其功绩,便将马房巷更名“肃威路”,并沿用至今。

  肃威路还是福州机器刺绣的发源地。1923年,民间刺绣艺人郑佳燮从香港来此创办机绣传习所,利用西洋先进技法发扬中国传统刺绣技术。郑佳燮的绣品神形兼备,颇受欢迎,一经展出便被抢购一空。传习所也更名为“胜家公司”对外营业,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停业。

  在特殊时期,肃威路因战备需要被改建成防空洞,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重新修建。重建后的肃威路宽度“缩水”不少,并成为农贸产品的集散地。穿梭于街巷内,可听到叫卖声不绝于耳。

  肃威路旁还有十余株有数十年树龄的苍天木棉树。每到夏季,木棉树棉絮飞扬似雪花,深受人们喜爱。

  清《榕城考古略》有载:“福州旧产榕,故有榕城之称。”福州种植榕树历史久远,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榕树就有数百株。要论古榕之最,当属肃威路裴仙宫内的“榕城第一古榕树”。这株千年古榕不仅为人们提供纳凉之所,更是肃威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者。

  千年古榕树陪伴仙爷楼

  肃威路上的裴仙宫建于宋英宗年间,里面的榕树树龄已逾千年。古榕高20多米,径围宽大,需 8人才能合抱。树前立有一块石碑,上书“榕城第一古榕树”。在“万物皆有灵”的传统宗教思想影响下,裴仙宫的古榕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并有一段神话流传。

  据裴仙宫的道长陈锦丰说,裴真人确有其人,俗名周简洁,浙江绍兴人,宋英宗年间入闽,在福建督署当师爷,平素勤政爱民,恩泽乡里。后来,他弃官学道,在大榕树旁羽化。众人就地建一仙爷楼,号“督署裴真人”,宫里的千年古榕因此被赋予神性。

  抗日战争时,日军投下一枚炸弹,曾被“第一古榕”茂密的树枝拦截未炸,从而保证了周围人们的生命,此事似乎再次印证了榕树的神性。

  上世纪80年代,裴仙宫恢复道教活动后,成为两岸道友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三月初十是裴仙宫圣诞日,许多台湾道友会来给裴仙师拜寿。每年农历八月,裴仙宫内还会举办“榕台古榕文化节”,“第一古榕”也成为寻访裴仙古迹和发扬福州民俗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肃威路改造成农贸市场后,文化韵味淡了,市井气息浓了。在肃威路与西牙巷的交叉口,记者还觅到了难得的古早味。

  西牙巷与肃威路垂直,巷子不过百米,零星有几家店铺。在西牙巷7号,有家门面不大、没有招牌的光饼店,如果不留心,很容易就错过了。门口的小摊上摆着虾干肉饼、葱肉饼、光饼和礼饼等,还有专为老人家定制的福寿包,不时有顾客驻足选购。

  年过七旬的店老板陈依伯告诉记者,他们的“包点春饼店”原先开在鼓西路上,2005年拆迁后,才搬到西牙巷。当记者问及如今的店铺为何没了招牌时,老板娘金依姆自豪地说:“不要招牌,我们的脸就是招牌!”

  在西牙巷口,每天都能看到一位在编藤椅的老手艺人。藤椅师傅老曾告诉记者,手艺是从小跟着父亲学的,干了40余年。“编藤椅不赚钱,一天多才能编成一把,年轻人都不爱学。”老曾说,如今编藤椅的手工艺人不多了,自己的儿女也不愿意接手。不知道自己还能做多久。

  进行景观改造打造人文景观牌

  记者前天来到肃威路时,当地的景观改造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从部分改造完的路段可以看出,改造后的街区以现代风格为基调,配合传统花格窗点缀建筑立面,形成了颇具文化特色的店招。

  肃威路街区的景观改造工程于2013年底启动,中途曾暂时停工。肃威路在改造过程中,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不仅在与鼓西路的交叉处新建“肃威将军”(萨镇冰)主题公园,还会在裴仙宫对面开辟出道教文化小广场。当地的木棉树也将被保留下来。届时,肃威路将传承街区历史,成为具有人文景观特色的街区。

  □小贴士

  肃威路怎么走?

  市民可乘坐128路、18路、505路、61路、75路公交车,在虎节路口公交站下车,由省府路转进肃威路。或乘坐505路公交站在新民路口下车,由鼓西路进入肃威路。

  □征集令

  首届“魅力街巷”评选

  街巷是城市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你心中是否也有一条特别的福州小街小巷?它也许旧貌换新颜,也许是有独特建筑或植物的某条小巷,或是藏于街巷中的一段旋律、一声吆喝……

  由福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主办,福州市社区办、福州晚报承办,兴业银行协办的首届“魅力街巷”评选活动旨在充分发动广大群众推荐、评议福州的小街小巷,促进我市“魅力街巷”不断涌现,为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本次评选为期两个月,通过市民投票和专家评选的方式,最终选出“魅力街巷”20条。欢迎广大读者继续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或者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福州晚报”,推荐你心目中的“魅力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