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娱乐新闻 >> 正文

中国观众又立功了!

2016-06-15 09:36:00   来源:腾讯娱乐    【字号

  腾讯娱乐专稿(文/firedeep 编辑/端梧)

  6月8日,根据暴雪旗下魔兽系列游戏改编、无数“WOWER”翘首以盼了十年的《魔兽》大电影正式登陆内地大银幕。很快,影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破了多项内地票房纪录,7天累计洗劫票房11亿元(约合1.67亿美元),破10亿速度追平《速度与激情7》。毫无疑问,在内地市场,《魔兽》是名副其实的现象级大片。

  相对于内地票房的炸裂,《魔兽》在北美本土以及大部分海外市场就没有这么所向披靡了。尽管早在5月底,《魔兽》便开始陆续登陆英俄德法等地的院线,但直到内地公映前,影片的累计海外票房成绩仍只有7000多万美元,尚不及影片在中国内地开画两天的票房。而在影片目前约3.4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当中,内地市场就贡献了接近一半。

  而它的北美票房成绩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北美首映周末,造价高达1.6亿美元的本片,票房只获2435万美元,尽管拿到了票房榜亚军,但成绩比冠军《招魂2》(4035万美元)却低了近一倍,而后者的制作成本仅为《魔兽》的四分之一。事实上,2435万美元的北美首周末票房,仅相当于其内地首日票房的1/2 !

中国观众又立功了!魔兽为何内地飘红北美遇冷

  《魔兽》上映前三日中国票房与北美票房对比

  为什么《魔兽》会成为好莱坞大片“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最新典型?

  【受众】

  中国玩家狂刷情怀 吴彦祖“中国元素”有奇效

  北美口碑不利 观众“唯烂番茄马首是瞻”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游戏市场,2015年游戏市场规模即达到1407亿元(约合222亿美元),远超同年规模不到160亿美元的美国游戏市场。而电影《魔兽》根据暴雪旗下游戏《魔兽世界》和《魔兽争霸》改编,它们在中国都堪称是有史以来最现象级的游戏,据悉,巅峰时期,《魔兽世界》在国内一度拥有上千万的活跃玩家,占据其同时期全球玩家数量的三分之一,观看电影《魔兽》成为千万玩家缅怀青春并与战友叙旧的情怀出口。

  对应于《魔兽世界》曾经是“中国第一网游”的身价,《魔兽》电影如今之所以能够在内地市场所向披靡,其实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正常市场结果。可以说,作为一款坐拥大量死忠粉的超级IP,只要游戏粉到电影观众的转化率达到了及格水平,《魔兽》注定会成为内地影市2016年票房最高的影片之一。

  于是,上面同样的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反过来问:中国以外的《魔兽》玩家尤其是北美的玩家都干嘛去了?

  其实,在早期北美影评人、媒体人将《魔兽》北美口碑踩到脚下的时候,魔兽的北美玩家们就已经出来手撕负评了,他们在还没看片的情况下就在IMDB上把分数一度刷到了9分。

  所以说,非死忠玩家不给力,是实在势单力薄,力有不逮。那么,究竟哪个指标才能够影响到北美观众的观影选择?

  答案是烂番茄(Rotten Tomatoes)。北美作为全球最成熟的电影市场,有着非常成熟的电影观众群体,很多人看电影前都会特意查阅某部影片在烂番茄或者Meta Critic这样的专业影评网站上的评价,简直到了“唯烂番茄马首是瞻”的地步。但不幸的是,《魔兽》目前在烂番茄网站上的新鲜度(专业好评率)只有27%,但是普通观众评分里,有83%观众表示喜欢。

  而在小步快跑、观影人次与银幕数都在急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即便是非《魔兽》玩家,凑热闹看个话题热度、排片都居高不下的好莱坞魔幻大片,是个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更何况,《魔兽》中并未启用大牌明星,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北美路人观众,但中国元素吴彦祖的植入,却让影片在中国俘获了一批观众,关于“吴彦祖到底演了《魔兽》里的谁”这种带有八卦色彩的电影新闻,成为仅次于其游戏ip的一大话题,刷爆了人们的微博和朋友圈。

  【宣发】

  中国档期好、对手弱、口碑控制佳,多家国内公司加持;

  北美上映遇强敌,宣发上也有所保留

  《魔兽》北美公映日期比内地还晚了2天,为6月10日,就是一正常的周五。而且同档期的《招魂2》、《惊天魔盗团2》来势汹汹。在烂番茄好评率为76%的《招魂2》面前,《魔兽》更是处于绝对的不利地位。加上北美观众一向对以烂著称的游戏改编电影心存芥蒂,以及同期上映的《惊天魔盗团2》也在搅局和分流关注,在此情况下,《魔兽》开画票房想高都难。初动失利,加上口碑低迷,《魔兽》北美票房可以说是已无回应天之力,最终成绩恐难以超过7000万美元,着实凄惨。

  除中国内地外,《魔兽》全球各地的发行均由环球影业负责。但去年9月份,业内权威媒体《好莱坞报道》爆料,环球高层对《魔兽》票房前景并“不看好”,甚至将之与《长城》一同视为”问题电影“。可以想象,对于影片后续的宣发工作,环球影业为了及时止损,当然不会使出全力。

  这让人想起了2013年上映、同样是传奇影业出品的《环太平洋》,该片当初也不被华纳影业看好,华纳对其采取了成本最低的“裸发”模式,致使其北美票房最终仅1亿美元出头。好在内地市场表现出色,挽救了这部科幻佳作。如今,对于和《环太平洋》同病相怜的《魔兽》,内地再度扮演起了“救世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