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文明风尚 >> 正文

和美鼓楼开启幸福密码

2017-07-21 08:45:36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老人在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做手工纸花。

    芍园长者合唱团在倾情歌唱。

    孩子们在国光社区少儿成长服务站跟着老师学做手工。

    军门社区居民在微心愿墙上留下愿望和期待得到的帮助。

    福州市鼓楼区素有“八闽首善之区”美誉,下辖69个社区,先后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等300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军门、庆城、锦江等先进社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丹等一大批优秀社区工作者。

    2015年7月,鼓楼区被民政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实验时间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其实验任务是:深化拓展“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以“一老一少一普”为抓手,健全社区治理服务体系,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

    如今,两年过去了,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居民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了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了吗?人们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了吗?

    7月6日,民政部委派7名专家莅临鼓楼开展中期评估。因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成绩突出,鼓楼区顺利完成创建实验区的中期目标。

    

  从小共建转向区域大联盟

 

    6月17日,津泰新村14号楼停水了。原因是10多年来居民没交过水费,累计拖欠水费113万元,福州市自来水公司两次下发催缴通知单未见成效,就选择了停水。

    63户居民情绪激动,自来水公司也抱怨,问题怎么解决?

    6月19日,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召集该楼业委会和自来水公司进行协调。经反复协商,双方达成初步解决方案——暂时搁置历史问题,第一时间协调恢复了居民用水。同时,明晰欠费责任,及时协调缴交。目前,津泰新村14号楼一户一表工作也已启动。

    “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能得到解决,离不开党员的带头示范和沟通协调。”军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林丹说,没有创新就落后,社区治理要抓住党建这个龙头,用党建创新激活社区治理。

    最早在军门社区试点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抓住了社区工作的三个关键——谁来领导、如何组织、怎么服务。其中的“1”,即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核心;“3”,即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5”,即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和党建责任落实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

    在创建实验区的过程中,鼓楼区按“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多元治理主体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思路,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学习、情景模拟学习以及固化实物载体等形式,全员深化“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的认知。目前,69个社区均已按标准建构了社区党建工作室。

    鼓楼区委副书记王振松介绍说:“‘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加强了社区服务管理,有效推动社区党建格局从小共建转向大覆盖,社区治理从条块分割转向有机融合,社区服务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激活了城市细胞,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鼓楼区还将69个社区划分为534个基础网格,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一网格一支部”。同时,推动社区将党建网络延伸至周边7大城市经济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的“1+7”党建网络格局。比如,温泉街道汤门社区组织辖区30家省、市、区级单位,参与成立了福州市首个区域化党建联盟。

    

  搭建“一老一少一普”服务平台

 

    7月6日,洪山镇国光社区少儿成长服务站,十几个孩子在志愿者温老师带领下做手工。

    6岁的周卓妍告诉记者,她妈妈是护士、爸爸做医疗器械,都很忙,她这几天在这里跟老师学才艺,可开心啦!

    “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课后接送及看管往往得不到保障。社区经过多方考察、比较,引进智慧树乐园托管中心,开办社区‘四点钟学校’,后来拓展为少儿成长服务站,让孩子可以安全开心地过暑假。”国光社区党委书记陈立金说。

    近年来,鼓楼区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少儿成长服务站、文化普及服务站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社区“一老一少一普”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同时,在“一老一少一普”服务中嵌入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让服务的含金量更足。

    “少儿成长服务站配备社区大学生,招募教师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组成服务团队,承接福利性青少年服务。学业辅导、课外技能提升等高于一般需求的内容,则引入市场机制,转移给市场化非营利社会组织承接。”王振松介绍。

    鼓楼区在每个社区配备居家养老服务站。“采取政府主导、依托社区、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引进民办社会组织,让老人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王振松举例说,引进福州市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体育健身等服务;引进厦门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近三年失独、年龄在65周岁以下的失独家庭建立档案,开展社工上门探访、个案辅导、治疗小组等服务。

    此外,采用公建民营、公助民办等模式培育社会服务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普及服务。比如,华大街道与海都公众社工中心合作,在思儿亭和北江等社区,打造“乐学·思儿亭”“传承·北江”等社区品牌。

    “至2015年底,鼓楼区就已建成6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69个少儿成长服务站(含‘四点钟学校’)、69个文化普及服务站,69个社区全部达到标准。”王振松说。

 

  “三社联动”深化社区治理

 

    7月6日下午,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飘出一阵阵欢快的歌声。记者循声而去,原来是芍园长者合唱团在倾情演唱《月光小夜曲》《感恩》等歌曲。在另外几间房里,有老人在扎手工纸花,有家长带着孩子做亲子烘焙,还有几个孩子在探索3D打印技术……

    长者舞蹈兴趣班、音乐素养兴趣小组、家庭教育讲座……在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周活动安排表上,面对青少年、长者、家庭的活动丰富多样。

    “我们通过链接各类社会公益资源,包括社区达人、艺术教育机构以及公益组织等,搭建平台,推动居民自主参与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和谐发展。”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副总干事林钦燕说。

    王振松告诉记者,2016年4月,鼓楼区引入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共同探讨社区治理创新模式。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三社联动”,推进“专业社工、全民义工”试点工作。

    截至目前,芍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注册义工362人,发展社区达人40余人,落地8个社区开展瑜伽、围棋、八段锦等20类公益服务,共开展300场次活动,服务居民3392人次,总服务时数超1000小时。

    引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不只是提供保姆式服务,还注重孵化项目。依托鼓楼芍园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打造社会组织举办人训练营、公益沙龙、社工骨干培训、社工机构督导支持计划等四大品牌,推出了“社区达人秀”志愿品牌服务项目、“七彩梦想课堂”青少年成长服务项目和“做你的健康小卫士”长者健康管理项目。

    “鼓楼区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机制,通过项目购买、项目奖励、项目补贴、公益创投等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同时,建立竞争择优和绩效评估机制,将‘一老一少一普’等服务项目转移或委托给评估等级高、社会信誉好的社会组织承接。”鼓楼区社区办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