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鼓楼新闻网 >> 文明风尚 >> 正文

钱塘小学:“半亩方塘”清如许 百年“智善”活水来

福州校园 人文景观记录

2017-10-31 09:58:33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学生在“半亩方塘”景观前弹奏古筝。

  上周四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钱塘巷时,上班上学早高峰的喧嚣已消散,树影斜照,秋风沁凉,由一座跨街天桥连接南北两个校区的钱塘小学里,传出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不时有经过的路人,在校门旁立着的“智善”励志石前驻足,仿佛在思索:上面刻着的“智善”二字,讲述着这所学校怎样的故事?

  “智善教育”润泽心灵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钱塘小学北区操场,站在“半亩方塘”水上升旗台前,看一池清水,成群的小鱼水中嬉戏,池中立有放着铜钱的荷花、求学的儿童铜像,以及池边仿古墙上挂着的“勤业学堂”牌匾,或许就能穿过岁月的漫漫尘烟,望见“智善”的源头。

  钱塘小学的前身是1912年建立的勤业学堂。当年,有识之士王秀淇在这里开办学堂,传授西方文化。1919年,勤业学堂改名为“第一区私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国民学校”,专授女童。1962年9月,钱塘小学正式创建。而校名“钱塘”来自一个民间传说。据传很久以前,一位好心的小官吏看见穷人家的孩子只能割草牧牛而无力上学堂,心生怜悯,就将铜钱悄悄置于塘边的荷叶上。孩子们以为铜钱是上天所赐,于是取来铜钱入学堂读书。这个捐资助学的美好故事代代相传,这片土地也因而得名“钱塘”。

  “在这个美丽的传说里,就体现了‘智善’的行为和艺术:穷人家孩子对‘智’(上学)的追求;小官吏慷慨助学,此为善;不直接施舍,而置钱于池塘边让孩子捡到,施人钱财,而又给予尊严,这体现了行善之‘智’。”钱塘小学林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近几年着力构建的“智善教育”即来源于此。所谓“智善教育”,就是力求从做学问与做人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既致力发展学生智力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启智楼”“智博楼”“艺善楼”“臻善楼”……在钱塘小学校园里,大到教学楼的名字、小到走道转角,甚至墙边的一丛花草,都被精心设计,无声地传递着“智善教育”的理念。学校南区操场的方声洞塑像,也是一处重要的“智善”人文景观。方声洞是福州著名的爱国人士,他的故居紧挨着钱塘小学的南区校园。从青年时代起,方声洞就怀有挽救民族危亡、献身爱国事业的信念。在学校里,他一方面刻苦学习,一方面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05年,方声洞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早期骨干之一。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时,他写下了两封绝命书,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夫男儿在世,当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虽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在给妻子的信里说:“为四万万同胞求幸福,以尽国民之责任……刻吾为大义而死,死得其所,亦可以无憾矣。”方声洞英勇就义时,年仅25岁。他的遗体安葬于黄花岗,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为纪念方声洞烈士,学校成立了方声洞大队、方声洞中队,一年级新生入学、入队时,孩子们就会来到塑像前,重温先烈“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誓言。

  “勤业讲堂”百家争鸣

  在启智楼六楼,百年前的“勤业学堂”也以全新的面孔“勤业讲堂”获得重生。“勤业讲堂”作为学校创立的教学研平台,从名家、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面,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教学沙龙活动,异彩纷呈。

  近年来,台湾知名作家桂文亚、语文界泰斗崔栾、全国著名诗人雪野、著名教育家王晶博士、儿童文学作家陈慧瑛、本土知名教授孙绍振等,纷纷做客勤业讲堂,与教师们分享最前沿的教育文化;全国各地的名师,如窦桂梅、俞正强等也都应邀来到勤业讲堂,演绎精彩的高效课堂。

  在这个讲堂上,各学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青年教师得到历练和成长;家长们与专家共同研讨家庭教育……如今,勤业讲堂被誉为“钱塘的智慧锦囊”,成为一张极具钱塘特色的文化名片与特殊标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林武校长说,水泽万物润无声,未来,学校将以特有的“水文化”为载体,在“智善教育”之路上继续前行,打造学校善育、老师善教、学生善学的“智善校园”,让“智”与“善”的活水在每一位教师、学生的心间流淌。